查看原文
其他

理化生三大学科创新教学设计,15位一线名师最新教学实践|新刊

2017-03-15 星教师


这是一本聚焦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三个学科的杂志,也是《星教师》的第一本合刊。在这期杂志中,我们为大家呈现了全国十五位优秀老师的教学实践。他(她)们善于在教与学中搭一座“桥”,让知识通往学习的彼岸;他(她)们亦把枯燥的知识讲得有趣而不简单;他(她)们的每一个教学故事,成功“撩拨”了学生好奇而求知的心。如果在教学上需要不断精进与深耕,那么,这期杂志将对你的教学和课堂产生立竿见影的裨益。


一位好老师从不辜负探索和求真

吴虹/《星教师》杂志主编


亲爱的老师们,从今年开始,《星教师》杂志将在寒暑假节点各推出一本双月合刊,寒假合刊经过执行编辑半年的筹划,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。它汇集了物理、化学、生物3个学科的15位优秀老师。 

虽然集结了3个学科的实践案例,但有一条线索却非常明确:他(她)们善于在教与学中搭一座 “桥”,让知识通往学习的“彼岸” ,亦把枯燥难懂的知识讲得有趣而不简单,并从生活中赋予学生 探索求真的能力。 在编辑本期稿件时,刘玉梅老师的一个教学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

谁知道“百岁山”矿泉水广告在讲述什么故事?

“老师,那广告什么意思,我们都没看懂。”

“据说这里面有一段唯美、浪漫的爱情故事,而且呀,故事里的主人公,还和我们今天要讲的牛顿第一定律有关呢!”

“老师快讲讲!”

“牛顿就是在伽利略、笛卡尔等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。而广告里的主人公就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、数学家、物理学家——笛卡尔。据说1650年,52岁的笛卡尔在斯德哥尔摩街邂逅了18岁的瑞典小公主。

之后,笛卡尔在临死前寄出了第十三封信后,就溘然长逝。信上只写了一个方程式:r=a(1-sinθ)。全城的数学家都看不懂,只有小公主明白,这就是著名的‘心形线’”……

张艺谋曾说,好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关键。刘玉梅讲完故事,他们鼓起掌来,为小公主?为笛卡尔?还是为“心形线”?反正这堂课孩子们上得很认真,知识学得很靠谱。

原本一堂枯燥晦涩的物理 课,在一个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中展开,这位有“心机”的老师,成功“撩拨”了学生那颗求知的好奇心。

你是细胞核/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/你是叶绿体/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/你是线粒体/没有你我便难以呼吸/你是液泡/容纳着我的痛苦与欢乐/你是溶酶体/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切(《爱到细胞深处》)

当张一老师在课堂上朗诵《爱到细胞深处》这首诗时,学生发出了一阵爆笑。孩子们起哄,“老师,你写得太肉麻啦!”一首看似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诗,却把细胞核相关的知识点成功串联起来,有 趣的生物课让学生也爱到了细胞深处。

 除了上好每一堂课,作为普通中学老师,他(她)们也有自己的宏愿: 他(她)们希望,不仅传授学科知识,还要启发孩子珍视生命,热爱生活;他(她)希望,在课 堂中唤醒人道主义情感,真正触及学科价值;他(她)希望,在生活中发现学科的美,在探索中寻找 学科的美……

 多年后想起读书时代,会想起些什么呢?我想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的,除了这些智慧的老师,这 样有趣的课堂,还有他(她)们传递给孩子面对人生路去探索求真的态度,以及真善美的心灵。



《星教师》2017年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年度教学创新设计



目录

- 中学物理 -

袁芳:用有温度的语言,教有“情趣”的物理

潘书朋:让物理教学回归最初,回归实验室

刘玉梅:做有“心机”的老师,上有“心机”的课堂

羊自力:一位物理常态化翻转课堂的践行者

袁毅:搭一座“桥”,让知识通往学习的“彼岸”


- 中学化学 -

徐凯里:五个创新教学案例为化学“正名”

徐宜秋:“心理暗示”让化学走进学生心灵深处

夏万斌:化学是“你”,化学是“我”

张莲:真正的化学课堂,从不辜负探索和求真

胡天胜:化学课堂的“破”与“立”


- 中学生物 -

孙明霞:生物课堂的蜕变与升华——从知识教学走向生命教育

张一:一位生物教师流淌于细胞核内的诗意才情

朱建:巧用事件策略激活生物课堂

吴海峰: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且歌且行

蒋世:一堂好课不是教教材,而是用教材教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一键订购! 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